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清明节扫墓时的感伤心情,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
首联"去年寒食关西过,今岁清明浙左归"用简单的时间地点对比,交代了这两年祭扫的不同:去年在关西过寒食节,今年在浙东过清明节。这种时空转换暗示了生活的漂泊。
颔联"泛梗怕逢时改火,扫松哀极泪沾衣"用生动的比喻写心境。"泛梗"像随波逐流的树枝,暗示身不由己;"改火"指季节更替,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扫墓时悲伤到极点,泪水打湿了衣服。
颈联"山花恨里红成阵,暮草愁边翠作围"用反衬手法:鲜艳的山花和青翠的暮草本应让人愉悦,但在悲伤的人眼中,这些美景反而加重了愁绪。"红成阵""翠作围"的生动描写,让无形的哀愁变得具体可感。
尾联"自怪春光相触忤,诗怀难与故人稀"点明主旨:明明是明媚春光,却与自己的哀伤格格不入。想写诗抒发情怀,却遗憾不能与故人分享。这里的"稀"字用得巧妙,既指故人稀少,也暗含珍贵之意。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季节景物与内心感受的强烈反差,把扫墓时的哀思表达得深沉动人。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物是人非"的怅惘——春光依旧,故人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