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峄山下喜望大云

雨遍不崇朝,云惟泰山有。
岌峘既相属,郁蒸气遂厚。
隮如一突炊,蓊若万马走。
此出果不归,殷望成川薮。
老农悯失时,朝牧间万耦。
恻怆行道人,欲去重回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雨后泰山的壮丽云海景象,以及农民在农忙时节错过耕种的无奈。全诗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人间疾苦的对比。

开头四句写雨后的泰山云雾蒸腾。诗人说这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崇朝"),但只有泰山能孕育出这样壮观的云海。山势连绵("岌峄相属"),水汽郁积形成厚厚的云层。

中间四句用两个绝妙比喻描写云海动态:先比作突然升起的炊烟,又比作万马奔腾。诗人甚至担心这些云如果不散去("此出果不归"),恐怕会在地上汇成湖泊。这里既写出了云的磅礴气势,又暗含对可能引发水患的忧虑。

最后四句笔锋一转,写田间景象。老农为错过耕种时节而忧愁,田间本该繁忙的耕作景象("万耦"指众多农具)却显得稀疏。路上的行人见此情景,本要离开却忍不住频频回首,流露出对农民处境的深切同情。

全诗最精彩处在于将自然奇观与人间现实巧妙结合:一方面惊叹于泰山云海的壮美,另一方面又心系百姓生计。诗人用"突炊""万马"这样生活化的比喻让云海变得可感可知,又通过老农和行人的反应,让读者感受到美景背后的人间冷暖。这种对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关照,正是这首诗的深刻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