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庵 其三

种薤复种薤,薤味多苦辛。
不辛复不苦,何为怨贱贫。
贫贱不可苟,富贵非难臻。
懔栗不经霜,发生安见春。
一春复一秋,日车不久留。
东鸳司察忙,西磈返照幽。
照见七尺影,蚤晚不相酬。
有志不早定,有气空噎喉。
优游非不乐,气馁志亦休。
休休岁云暮,欲种薤已误。
不见薤根长,伤心薤上露。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种薤(一种类似韭菜的植物)为引子,道出了人生贫富、志向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开头说反复种薤,但薤的味道总是苦辣。诗人用这个比喻说:如果生活既不苦也不辣(指没有挫折),那又凭什么抱怨自己贫穷卑微呢?接着点明核心观点:贫贱时要坚守原则,富贵也并非遥不可及。就像植物不经风霜就感受不到春天,人没有经历磨难就难有成长。

中间用"日车"(太阳)的流逝比喻时间飞逝,东边鸳鸯忙碌西边山石幽暗的对比,暗示人生不同阶段的状态。当阳光照出自己身影时,却发现早晚的努力并不对等——这是说年轻时若不定下志向,等到满腔热血消退时就只剩叹息。悠闲度日虽快乐,但志气消磨后人生也就荒废了。

结尾回到种薤的意象:等到年末后悔想种薤,却已错过时节。看着薤根难长、薤叶上的露水,就像看着自己虚度的光阴而伤心。全诗用种菜这件小事,生动写出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苦辣滋味正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