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讽刺了西晋末年腐败的政治风气,揭示了国家灭亡的深层原因。
前两句用两个典型人物作对比:鲁元道(鲁褒)写了《钱神论》讽刺金钱至上的社会现象,而刘子真(刘寔)虽有才德却不愿出仕。这里"钱神足恶"和"崇让莫推"形成强烈反差,暗示当时社会重利轻德、贤人避世的可悲现实。
后两句点明后果:正因为这种唯利是图、排斥贤能的风气盛行("由此尽知当世事"),才导致晋怀帝、晋愍帝被俘受辱("怀悯不蒙尘")。"不蒙尘"是反语,实际指帝王被俘的屈辱。
全诗用典精当,通过"钱神"与"崇让"的对比,短短四句就勾勒出西晋灭亡的教训:当金钱腐蚀了道德底线,当权者排挤真正的人才,国家离灾祸就不远了。这种借古讽今的写法,让历史教训显得格外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