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黄帝 其二》描绘了一幅初夏时节的景象,我们来一步步理解它的内容和魅力。
首先,第一句“阳季勾萌达,炎徂溽暑融”,这里的“阳季”指的是夏季,因为夏季是阳气旺盛的季节。而“勾萌达”形容植物开始茂盛生长,生机勃勃的样子。接着,“炎”字表现了夏季炎热的气息,“徂”意味着逐渐过去,“溽暑融”则是指湿热的暑气正在慢慢消散。整体上,这句话说的是夏天来了,万物开始生长,热气逐渐消退。
第二句“商暮百工止,岁极凌阴冲”,这里的“商暮”指的是傍晚时分,也就是一天的劳作结束后。而“百工止”意味着各种工匠和工人结束了他们白天的工作。接下来的“岁极凌阴冲”则是说到了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阴气开始逐渐增长,与阳气相冲。
整首诗通过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夏天的特征:万物生长旺盛,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同时也预示着一年即将过去,天气也逐渐变得凉爽起来。
这首诗的精髓在于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季节的变化和生活的节奏。它简洁而富有意境,让读者能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夏季的活力和时光的流转。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