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门

岭路千寻一线环,沿缘石角缓跻攀。
登高宋使孤烟散,唱凯辽师倦羽还。
袖底瓯翻星汉水,马前笏插塞门山。
我来平世家中外,不觉行经虎豹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穿越险峻南天门的经历,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巧妙对比,展现了边关的壮阔与历史的厚重。

开篇用"一线环"形容山路像细线缠绕山岭,突出地势险要。"缓跻攀"写出小心翼翼攀登的状态,让读者仿佛看到蜿蜒山路上缓慢前行的身影。

中间四句用历史典故形成时空交错感:宋代使臣的孤烟、辽国军队的凯旋,这些历史画面与眼前的星空、山形重叠。特别精彩的是"袖底瓯翻星汉水",把星空比作从杯里倾泻的银河;"马前笏插塞门山"将山形比作官员上朝用的笏板,既写景又暗含对历史的思考。

结尾最有深意:作者说自己生在太平年代,中外一家(指边疆安定),所以轻松通过了原本凶险的"虎豹关"。这里用个人体验折射时代变迁——曾经的军事要塞,如今已成寻常道路。通过今昔对比,含蓄赞美了当下的和平安定。

全诗妙在将险峻山水、历史烟云与当下感受融为一体,既有"袖底翻银河"的奇幻想象,又有对和平生活的珍视,读来既震撼又温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