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

夏半余寒在,新秧绿未齐。
僧归知有寺,水尽觉无溪。
疏径风行箨,空庭鸟篆泥。
东郊有幽致,小暇一扶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郊外漫步的闲适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首联"夏半余寒在,新秧绿未齐"点明时节:虽然已是仲夏,但还能感受到些许凉意,田里的秧苗刚长出,还没完全变绿。这两句通过温度变化和植物生长状态,生动展现了初夏特有的过渡感。

中间两联用四个精巧的镜头展现郊外景致: - "僧归知有寺":看见僧人归来,才知道附近有寺庙,说明寺庙很隐蔽 - "水尽觉无溪":沿着溪流走到尽头,才发现溪水已经消失,暗示溪流时隐时现 - "疏径风行箨":风吹过竹林小径,带起笋壳沙沙作响 - "空庭鸟篆泥":小鸟在空旷的庭院里蹦跳,留下像篆书一样的脚印

这些描写调动了听觉、视觉,用"僧人""溪水""笋壳""鸟迹"等寻常事物,勾勒出宁静而有生机的郊外图景。特别是"鸟篆泥"的比喻,把小鸟的脚印比作书法,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尾联"东郊有幽致,小暇一扶藜"是诗人的感慨:东郊的景致如此幽静美好,有空的时候拄着藜杖来走走真好。"扶藜"这个动作细节,暗示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

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像用手机随手拍下的郊游照片:青绿的秧苗、隐现的溪流、竹径的风声、庭院的鸟迹,最后定格在诗人拄杖远眺的身影。通过这些平常景物,传递出发现生活小确幸的愉悦,让人读来倍感亲切。

陈必复

陈必复,字无咎,号药房,长乐(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间居封禺山中,结屋为药房吟所。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江湖后集》卷二三)。十一年为林尚仁《端隐吟稿》作序。著作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山居存稿》一卷。事见《南宋六十家小集·端隐吟稿》序。陈必复诗,据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