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陆明府过阳山访漳河岳山人
泛舟入西山,炎景照南陆。
梅霖歇崇冈,积润含林麓。
挈徒过修坂,访友臻空谷。
川薄阳已微,烟霏忽丛竹。
石窦注清冷,云萝覆岩屋。
庖人馈鲜鲤,童子进鼎泬。
翰墨情所投,令人发深穆。
兹会难再洽,艮趾兰堂宿。
梅霖歇崇冈,积润含林麓。
挈徒过修坂,访友臻空谷。
川薄阳已微,烟霏忽丛竹。
石窦注清冷,云萝覆岩屋。
庖人馈鲜鲤,童子进鼎泬。
翰墨情所投,令人发深穆。
兹会难再洽,艮趾兰堂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与友人结伴探访山中隐士的闲适之旅,充满自然意趣和文人雅致。
开篇用"泛舟入西山"点明行程,夏日阳光洒满南方的陆地,雨后山岗湿润,树林青翠。一行人提着行装走过长长的山坡,专程来这僻静山谷拜访隐居的友人。这里用"空谷"暗示友人超脱尘世的隐士身份。
随着时间推移,河面阳光渐弱,竹林间升起薄雾,营造出幽静氛围。山岩间的清泉潺潺流动,藤萝缠绕着石屋,这些细腻的自然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主人家热情款待:厨师呈上鲜鱼,童子端来煮好的美食,主客其乐融融。
最动人的是"翰墨情所投"这句,文人相聚不谈俗务,只以书画诗文相交,这种高雅的情谊令人肃然起敬。结尾感叹这样的聚会难得,暗示要珍惜当下,于是决定留宿在这兰花环绕的居所。
全诗通过记录一次普通的访友过程,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的精神世界:亲近自然、淡泊名利、珍视知音。诗中"炎景""梅霖""云萝"等意象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却生动传达出山居生活的闲适之美和文人雅集的真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