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梦中经历种种波折,醒来后发现现实反而更简单自在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几个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写梦醒后的感悟:梦里的人生充满坎坷("间关"指道路崎岖),醒来才明白放下执念其实很简单。就像陶渊明辞官后还能饮酒作乐,扬雄(子云)到老也没升官却安之若素。这里用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说明不必过分追求功名。
中间四句展现理想生活图景:随时可以采摘满园鲜花,醉后与亲友围坐在竹林间。诗人想象着春风中鸟鸣婉转的庭院,虽然带着些许寒意("不胜寒"),却充满诗意。这里的"沉香庭院"暗示高雅的生活情趣。
全诗通过对比梦中的纷扰与现实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远离官场纷争的生活向往。最后略带寒意的春风描写,又给这份闲适增添了一丝清雅的韵味,显得更加真实动人。
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