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南轩先生卷云亭望岳麓积雪分韵得初作二字(原案:此脱去作字韵诗一首。)
新元既涉九,腊尾春未初。
司寒励馀职,飞雪来庭除。
因风稀复密,潜阴惨还舒。
瑞色入陇麦,祥膏润园蔬。
未足映书读,已宽带经锄。
和气融比屋,所积惟林庐。
怅焉起遐观,未知问所如。
南轩笑领客,操已敢作疏。
岂无门下生,不肯升篮舆。
冲泥按徐辔,秀句生蹇驴。
卷云毕清集,湖山眇开予。
蜿蜒翠麓中,万瓦参琼琚。
急扫供茗事,隔江竟烦渠。
终日乐未央,不为食有鱼。
十韵分九人,其一固闰馀。
并以属汰砾,敢下冯妇车。
屯云方杂沓,二白难踌躇。
须公专吟笔,载赓仍屡书。
司寒励馀职,飞雪来庭除。
因风稀复密,潜阴惨还舒。
瑞色入陇麦,祥膏润园蔬。
未足映书读,已宽带经锄。
和气融比屋,所积惟林庐。
怅焉起遐观,未知问所如。
南轩笑领客,操已敢作疏。
岂无门下生,不肯升篮舆。
冲泥按徐辔,秀句生蹇驴。
卷云毕清集,湖山眇开予。
蜿蜒翠麓中,万瓦参琼琚。
急扫供茗事,隔江竟烦渠。
终日乐未央,不为食有鱼。
十韵分九人,其一固闰馀。
并以属汰砾,敢下冯妇车。
屯云方杂沓,二白难踌躇。
须公专吟笔,载赓仍屡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的雪景,以及文人雅集赏雪的闲适情趣。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到"祥膏润园蔬")写初春飞雪的景象。诗人用"新元既涉九"点明时间——新年刚过,冬末春初。"飞雪来庭除"生动写出雪花飘落庭院的画面,后面用"因风稀复密"表现雪花被风吹得时疏时密的动态美,而"潜阴惨还舒"则写出天色随雪势忽明忽暗的变化。最后两句将雪比作滋润麦田和菜园的祥瑞之物。
第二部分("未足映书读"到"隔江竟烦渠")写赏雪之乐。诗人先自嘲雪光不够明亮,没法读书,但正好可以放下农具休息。接着描写文人雅集的热闹场景:主客欢聚,有人乘轿、有人骑驴,在卷云亭远眺雪覆山林的壮丽景色("万瓦参琼琚"把覆盖白雪的屋瓦比作美玉)。大家忙着煮茶赏景,连对岸的朋友都特意赶来参加。
第三部分("终日乐未央"到结尾)写分韵作诗的雅趣。诗人说整日欢乐不尽,并非因为物质享受("不为食有鱼"),而是因为十个人分九个韵脚作诗(就像闰月多出来的时间),这种文人游戏比美食更有趣。最后以"屯云方杂沓"的雪云景象作结,期待友人写出更多佳作。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飞雪来庭除""万瓦参琼琚"等通俗比喻,让雪景如在眼前
2. 通过煮茶、骑驴、分韵等生活细节,展现古代文人的风雅生活
3. 语言平实却意境清新,比如"冲泥按徐辔"写骑驴踏雪的悠闲,"急扫供茗事"表现待客的热情
4. 传递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文人雅集的纯粹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