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鼎湖山短吟八首 其三 (己酉(宣统元年、一九0九))

路旁有盘石,少坐歇游踪。
下有最清水,上有最高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简单却充满意趣的山间小景,读起来像随手拍下的生活片段,却藏着耐人寻味的细节。

诗人走在鼎湖山路上,看见路边有块平坦的大石头,便随意坐下歇脚。这个动作特别生活化,就像我们爬山累了随便找个地方休息一样自然。但接下来他观察到的两个细节让普通场景有了诗意:石头下面有"最清水",石头上面长着"最高松"。

这里"最清""最高"的用词很妙——没有具体描写水的清澈程度或松树的高度,而是用主观感受的"最"字,让读者能代入自己的经验:也许是在山间见过特别透亮的小溪,或是仰望过某棵特别挺拔的松树。这种留白反而让画面更生动。

全诗二十个字,像用文字组成的简笔画:一块石头、一汪清水、一棵青松,再加上个歇脚的行人,就构成了充满山野趣味的画面。最难得的是,诗人没有刻意抒发感情,但通过选择这些典型景物,自然传递出漫步山中的闲适心情,让人读着也能感受到那份悠然自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