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其三
听琼签、一更更尽,兰缸红穗初灭。
宿林谢豹浑无赖,不到天明调舌。
仍惜别。
听绣被、香中重把相思说。
自来迎接。
已私许他年,隔花催桨,曲里唤桃叶。
临当去,枕畔重寻睡脱。
暗云翻堕珠蝶。
又停半饷温腰彩,何计更留鸳屧。
帘乍揭。
步镜地、无声未怕双鬟泄。
芳心尚怯。
是下了莎阶,微黄照影,犹挂杏梢月。
宿林谢豹浑无赖,不到天明调舌。
仍惜别。
听绣被、香中重把相思说。
自来迎接。
已私许他年,隔花催桨,曲里唤桃叶。
临当去,枕畔重寻睡脱。
暗云翻堕珠蝶。
又停半饷温腰彩,何计更留鸳屧。
帘乍揭。
步镜地、无声未怕双鬟泄。
芳心尚怯。
是下了莎阶,微黄照影,犹挂杏梢月。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对恋人在深夜分别时的缠绵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感。
上片从深夜的钟声写起,油灯将尽,营造出静谧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词中提到的"谢豹"(杜鹃鸟)本该在天明时啼叫,此刻却反常地沉默,暗示离别的时刻未到。女子在绣被香中反复诉说相思之情,两人回忆着过去私定终年的约定——隔着花丛划船相会,在乐曲中呼唤彼此的名字("桃叶"是典故中王献之爱妾的名字,这里代指恋人)。
下片聚焦分别时的细节:男子临走前在枕边寻找女子散落的发饰,女子乌云般的发髻散开像蝴蝶坠落。两人又相拥半刻,女子想方设法要留住爱人的鞋印(象征留住人)。当男子掀帘离去时,女子光脚踩在镜面般的地板上,生怕惊动侍女。她站在台阶上目送,月光将她的身影投在莎草上,而天边还挂着杏树枝头的一弯残月——这个结尾画面既美丽又寂寞,月亮"犹挂"暗示女子久久伫立不愿回屋的心情。
全词妙在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细节:灯花、鸟鸣、发饰、鞋印、月光下的身影...通过这些日常事物,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恋人分别时"想留不能留"的复杂心绪。特别是结尾月光照影的描写,既点明时间已近黎明,又用景物传递出女子绵长的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