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棋亭歌
吾乡朱侯颇好奇。
邀我走马黄花湄。
又向崔巍访张果,云有石枰留铁棋。
下马谛视真奇古。
三十二枚范金土。
一枚直重四十铢,可惜神仙不留谱。
有唐逮今百千年。
阅尽沧桑几变迁。
此物疑有鬼神护,雨淋日炙尚依然。
公馀更约恣游赏。
作亭覆之殊疏敞。
丁丁伐木起云端,每值良辰惬孤往。
我闻侯治政绩明。
民安堵兮岁功成。
废者复之颓者举,坐听四境胪欢声。
即今翼然亭高妙。
邦人来游呼且笑。
春花秋月担壶觞,从此流风遍岭峤。
他日仙人倘息凫。
旧时遗局记应无。
问谁为亭意孔都。
佥曰为我父母侯姓朱。
邀我走马黄花湄。
又向崔巍访张果,云有石枰留铁棋。
下马谛视真奇古。
三十二枚范金土。
一枚直重四十铢,可惜神仙不留谱。
有唐逮今百千年。
阅尽沧桑几变迁。
此物疑有鬼神护,雨淋日炙尚依然。
公馀更约恣游赏。
作亭覆之殊疏敞。
丁丁伐木起云端,每值良辰惬孤往。
我闻侯治政绩明。
民安堵兮岁功成。
废者复之颓者举,坐听四境胪欢声。
即今翼然亭高妙。
邦人来游呼且笑。
春花秋月担壶觞,从此流风遍岭峤。
他日仙人倘息凫。
旧时遗局记应无。
问谁为亭意孔都。
佥曰为我父母侯姓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姓朱的地方官(朱侯)发现了一副古老的铁制棋盘和棋子,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建了个亭子保护它们,顺便给老百姓提供了个游玩的好去处。整首诗用轻松愉快的语气,展现了这位官员既风雅亲民又治理有方的形象。
全诗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1. 发现宝物(前8句):
朱侯带作者去黄花湄游玩时,发现了唐代神仙张果老可能用过的铁棋盘。棋子用金属和泥土铸成,每枚重四十铢(约30克),虽然古老但保存完好,可惜没有留下棋谱。这里用"雨淋日炙尚依然"突出铁棋历经千年风雨不腐的神奇。
2. 建亭保护(接下来6句):
朱侯公务之余建了座宽敞的亭子(铁棋亭)保护这些文物,亭子建在高处,他经常独自来赏玩。"丁丁伐木"是拟声词,让建亭场景活灵活现。
3. 政绩称赞(随后6句):
笔锋一转夸朱侯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他修复废弃设施,赢得群众爱戴。这里用"胪欢声"(传遍欢呼声)体现百姓爱戴,建亭子只是他诸多政绩中的一件雅事。
4. 留下美名(最后6句):
诗人想象未来:就算神仙重游也认不出这地方了,但人们会永远记得建亭子的好官朱侯。结尾用老百姓抢着回答"是我们父母官朱大人建的!"的热闹场景,比直接夸赞更有说服力。
这首诗的亮点在于:
- 把文物保护和民生建设自然结合,展现古代好官的标准形象
- 用"铁棋"这个新奇物件串起全篇,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趣味
- 结尾的虚拟对话设计巧妙,比平铺直叙更显深情
- "春花秋月担壶觞"等句子画面感强,现在读来依然能想象当时百姓游玩的欢乐场景
本质上是通过建亭子这件小事,歌颂了一位既能保存文化遗产,又会丰富百姓生活的理想官员。这种"寓政绩于风雅"的写作手法,在古代颂扬清官的诗文中很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