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 其二

相携过溪桥,宛转入村径。
门巷既萧閒,庭户岚光凝。
小斋幽且清,梅竹翠交映。
閒抽架上编,疑义互相證。
楸枰聊角奕,唐突叨屡胜。
欢情既巳洽,冷语皆可听。
饮啖颇适意,朋俦竞呼应。
宾主虽颓然,缥缈发馀兴。
取道丛竹边,扶筇陟危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在乡村访友、同游山水、饮酒谈天的闲适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情之乐。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访友途中(前4句):诗人与朋友手拉手走过溪桥,沿着蜿蜒的村间小路前行。朋友家的巷子安静整洁,院子里山间的雾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朋友相聚(中间10句):朋友的书斋小而清幽,翠竹和梅花相互映衬。大家随意翻阅书架上的书,讨论书中的疑问;下棋娱乐时诗人屡屡获胜。朋友间谈笑风生,连平常的闲聊都显得有趣。吃喝尽兴时,朋友们互相呼应。虽然主客都喝得有些醉了,但依然保持着高雅的情趣。

3. 尽兴而归(最后2句):回家时穿过竹林,拄着竹杖攀登陡峭的石阶,暗示着虽然游玩结束,但余兴未消。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手拉手过桥""随意翻书""下棋赢棋"等生活化场景,展现朋友间无拘无束的亲密 - "竹梅映衬""山雾缭绕"等自然描写,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意境 - 通过"讨论书中疑问""醉酒仍保持雅兴"等细节,展现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最后"拄杖登高"的结尾,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就像在讲述一次愉快的朋友聚会,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闲适与快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