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高规格的退休官员宴会,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老干部荣休派对"的盛况。
前四句用历史典故打比方:就像古代名臣疏广、疏受光荣退休时全城欢送("祖二疏"),又像左思《三都赋》写尽繁华景象。但今天的场面更特别——主宾都是国家重臣("公鼎"指三公重器),连随从人员("宾跗")都才华横溢,这种阵容在古代都没见过。
后四句写现场实况:各地的文人雅士("河岳英灵")纷纷献诗,京城百姓都来凑热闹。大家都感叹这位元老退休的排场太大,皇帝给的优待("恩礼便蕃")简直史无前例。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古今对比"手法,说今天的场面比历史典故更牛 2. "竞欢娱"三个字活画出吃瓜群众看热闹的场面 3. 最后两句像记者采访路人感言,用群众之口点明宴会规格超高
本质上这是首"体制内彩虹屁",但写得生动不肉麻,把一场退休宴写成见证历史的时刻,既夸了主角地位,又暗赞皇帝厚待老臣,还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