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打鱼

鸣榔四合波围蹙,挂网雪鳞穿翠束。
惊起沙头白雁群,斜行书破秋天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江捕鱼图景,用四个镜头展现了动静交织的自然之美。

第一句"鸣榔四合波围蹙"像电影开场:渔夫用木棒敲击船板(鸣榔)的声音在江面回荡,受惊的鱼群搅动江水,形成一圈圈急促的波纹。这个画面让读者仿佛听到了"咚咚"的敲击声,看到了水波颤动的景象。

第二句"挂网雪鳞穿翠束"特写丰收时刻:渔网拉起时,银白如雪的鱼鳞在翠绿网眼中闪烁,像一串会动的翡翠项链。这里用"雪"和"翠"的颜色对比,让平凡的捕鱼场景突然变得耀眼夺目。

第三句"惊起沙头白雁群"突然转换视角:受惊的白雁群从沙滩腾空而起,这个意外插曲让画面从水下延伸到天空。一个"惊"字巧妙串联了渔夫惊鱼、鱼惊飞鸟的连锁反应。

最后一句"斜行书破秋天绿"最富诗意:雁群在碧空排成歪斜的"一"字,像用雁阵这支"毛笔"在蓝天这张"绿纸"上挥毫。诗人把常见的雁阵想象成书法创作,让静止的秋空突然有了动感。

全诗就像一组动态屏风:从声波震动的水面,到银鳞闪烁的渔网,再到惊飞的白雁,最后定格在雁阵题字的天空。通过渔事活动这个引子,最终展现的是秋天天地间蓬勃的生命力。最妙的是诗人用"书破"这样充满力量感的词,把寻常的捕鱼场景升华成了大自然即兴创作的艺术现场。

李泳

李泳(?~一一八九?),字子永,号兰泽,扬州(今属江苏)人,家于庐陵(今江西吉安)。正民子,洪弟。尝官两浙东路安抚司准备差遣(《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五)。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淳熙末卒(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序》)。有《兰泽野语》(同上书),及弟兄五人合集《李氏花萼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均佚。今录诗七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