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殊遗画,一老僧背夕阳扫落叶。三十年前同寓江楼写以诒予者。题语属秋枚代书,云:“寒风萧瑟,落叶打肩。居士命画,作此质之居士,得无有‘夕阳无限好’之感邪。”夏日展观,黯然题句(庚午)
亡友残缣三十年,西泠宿草日芊芊。
扫除未了残阳叶,依旧江楼负手前。
扫除未了残阳叶,依旧江楼负手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看着一幅三十年前朋友送的画,画中一位老僧在夕阳下扫落叶,勾起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第一句"亡友残缣三十年"直白地说:这幅亡友留下的画已经保存了三十年。"残缣"就是指这幅画。第二句"西泠宿草日芊芊"用墓地野草茂盛的景象,暗示友人已去世多年。
后两句特别有画面感:画中老僧永远在扫着扫不完的落叶,就像三十年前一样,依然站在江边小楼前背着手。这里"依旧"二字用得巧妙,既说画中场景没变,也暗指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从未改变。
整首诗通过一幅静止的画,写出了时光流逝与情感永恒的矛盾。画里的夕阳、落叶、老僧都是静止的,但看画的人已经历了三十年沧桑。最打动人心的就是最后那个"负手前"的细节,让整幅画面突然生动起来,仿佛能看见当年友人站在江楼前的样子。
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想念,但通过"残缣""宿草""黯然"这些词,还有永远扫不完的落叶这个意象,把深沉的怀念都藏在看似平静的叙述里。夏日看这幅秋景画的细节也很巧妙,用季节反差强化了物是人非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