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京口(今江苏镇江)游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江南风光的喜爱和旅途中的闲适心情。
首联"行尽东风爱日长,京江风日似钱塘"写的是:走过了整个春天(东风代表春天),如今迎来了更长的夏日,京口这里的风和阳光,和杭州(钱塘)一样美好。这里用"似钱塘"来赞美京口的风景,因为杭州在古人眼中是人间天堂。
颔联"望知酒旆心先醉,吟对花枝句亦香"非常生动:远远看见酒旗(古代酒店的招牌)还没喝就醉了,对着盛开的花枝吟诗,连诗句都带着花香。这两句把酒香、花香和诗兴完美融合,展现了诗人陶醉的心情。
颈联"浪里金山妨短屐,云边铁瓮倚危樯"写的是眼前景色:金山寺(镇江著名景点)矗立在江浪中,穿着短靴不方便去游玩;远处的铁瓮城(镇江古城)高耸入云,旁边停靠着高大的船只。这两句通过"浪里"、"云边"的描写,让景色显得既壮丽又缥缈。
尾联"长安到此三千里,更拟扬舲过楚湘"表达了诗人的游兴:从长安(代表京城)到这里已经走了三千里,但还打算乘船继续往湖南(楚湘)游玩。最后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旅行充满期待的心情。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像一幅水墨画般展现了江南的美景。诗人通过酒旗、花枝、金山、船只等具体景物,配合"心先醉"、"句亦香"等感受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春日游玩的惬意和对远方的向往。最打动人的是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说走就走的潇洒气度。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