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廿四日再访小帆韧叟涞水村居 其三

同是人间待尽身,菰芦心事愧遗民。朝朝掉鞅金鳌路,犹自冠裾托侍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落魄文人的自嘲和无奈,用大白话来解读就是:

"我和那些隐居避世的人一样,都是被时代抛弃的小人物。他们还能保持清高,我却为了生计不得不低头——每天天不亮就赶着马车去官衙报到,穿着体面的官服,假装自己还是个有头有脸的官员。"

诗中藏着三个层次的心酸: 1. "同是人间待尽身":开篇就自嘲我们都是被时代淘汰的人,像即将燃尽的蜡烛 2. "愧遗民":看到真正有骨气的隐士,觉得自己为五斗米折腰很丢人 3. "冠裾托侍臣":最扎心的是明明已经失势,还要穿戴整齐装门面,这种强撑体面的样子更显凄凉

诗人用"金鳌路"(通往权力中心的路)和"菰芦"(水边野草,指隐居处)的对比,把一个小人物在现实压力下不得不违心做事的矛盾心理,写得既真实又让人心酸。就像现代人为了生活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还要强颜欢笑一样,这种古今相通的情感特别打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