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宣公故宅

松竹繁阴处,萧条野老家。
蜂房悬夜月,蛛网吸朝霞。
苔滑云根乱,檐疏燕子斜。
人传内相府,风雨泣黄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名相陆贽(陆宣公)故居的荒凉景象,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传递出对历史人物盛衰的感慨。

前两句用"松竹繁阴"和"萧条野老"形成鲜明对比,就像我们看到一片茂密树林中突然出现破旧老屋的感觉。这里用植物繁茂反衬建筑的衰败,暗示曾经显赫的府邸如今只剩老人独居。

中间四句像四个电影特写镜头:蜂巢挂在月光下,蜘蛛网沾着晨露,长满青苔的墙基,燕子从破损屋檐斜飞出去。这些细节描写特别生动——蜂巢和蛛网代表无人打理,滑腻的苔藓和歪斜的燕子显示建筑年久失修,但画面又带着自然的美感。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人们传说这里曾是宰相府邸,如今连风雨吹打黄麻布(古代诏书用材)都像在哭泣。这里用"风雨泣黄麻"的拟人手法,把自然现象变成情感表达,既写实又抒情,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历史变迁的唏嘘。

全诗妙处在于:明明写破败景象却不显得凄惨,反而透着种宁静的美感;通过具体的小景物(蜂巢、蛛网、苔藓)反映大历史;最后用风雨拟人,让无情的自然现象也加入追忆行列,使怀古之情更加动人。就像用手机拍下老房子的细节照片,每张都藏着故事,最后拼出对历史人物的集体记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