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杭州西湖的"醴泉"景点,但实际借景抒怀,表达了战乱年代的民生疾苦。
前两句用反问语气说:这泉水若不是在太平年代涌现,为何要取名"醴泉"(甘甜如美酒的泉水)呢?这里暗含讽刺——明明是乱世,却偏要取个吉祥名字。
后两句直接点明现实:眼下到处都是战乱("兵戈满眼"),这泉水不过是给苦难百姓一点可怜的安慰罢了。诗人用"凶年"二字,强烈谴责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全诗短短二十字,却通过地名与现实的反差,巧妙揭露了统治者粉饰太平的虚伪,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这种以小见大、含蓄深沉的表现手法,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