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寄潘延之先生
送孤鸿兮海之涘,高举翼兮游无边。
彼君子之如似兮,脱世俗以不返。
奚无闷而止兮,又放意以穷年。
川有航兮陆有马,园有佳木兮池有芳莲。
坐卧兮白日,笑歌兮朱弦。
客至止兮,乐我之乐。
岂公侯之下兮,曾弗择乎愚贤。
仆夫以耕兮,妾女以织。
恬弗愧兮,我衣我食。
神仙之逍遥兮,固不得以见之。
君子之宴息兮,举斯世以谁敌。
嗟世人之自徇兮,莫知其求。
势得而傲兮,势失而囚。
靡后先之思兮,孰进退之由。
苟岁月之徙兮,托冠带以包羞。
惟勇子之从兮,贫未足以自周。
匪妻子之累兮,实吾亲之忧。
慨负重兮执热,慕坦跣兮临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孤云寄潘延之先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色彩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1. 起始部分描述了孤独的云和鸿鸟:
诗人站在山顶望着孤独的云,看到它不被雨水所沾染,自由自在地漂浮。又看到孤独的鸿鸟在海边振翅高飞,游向无边无际的天空。这里以孤云和孤鸿为引子,引出对君子品格的赞美。
2. 对君子的描述:
诗人用“彼君子之如似兮,脱世俗以不返”来赞美君子的超凡脱俗。君子不受世俗的困扰,不因为琐事而停止追求自己的理想,他们放开心胸追求知识或理想,年复一年。
3. 君子生活的描绘:
诗人想象君子生活的场景,如川流中的航船、陆地上的骏马,园中的大树和池塘的莲花,都是那么美好和和谐。君子无论坐卧都在享受自然和生活的乐趣,与朋友们分享快乐,无论公侯还是普通人都一视同仁,以诚相待。
4. 君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君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劳作来获得生活所需,无论是仆夫耕种还是妾女织造,都坦然接受,不因此而感到惭愧。诗人认为君子的生活方式是神仙般的逍遥自在。同时,君子的悠然自得和自足自得的境界,是世上许多人无法匹敌的。
5. 对世俗世界的反思:
诗人感慨世人多被自己的欲望所驱使,追求名利权势,失去了真正的追求。有的人得势时傲慢,失势时则变得卑贱。诗人认为这种盲目的追求和变化是毫无意义的,岁月流逝,只会让人更加羞愧。
6. 对君子的仰慕与自身的反思:
诗人表达了对君子的仰慕,认为自己跟不上君子的境界。他感叹自己有时过于负重而行,过于执着于某些事情,羡慕那些能够坦然面对世事的人。
总结:这首诗通过赞美君子的品格和生活方式,反思了世俗世界的盲目追求和无意变化。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和谐、自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君子境界的仰慕。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负担的反思和对亲人的担忧。整首诗深入浅出,用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