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亭春日二首 其二

岂不怀归蜀道难,故来溪上税浮骖。
新诗功次日迁九,潜圣仪刑昼接三。
窗竹有情陪素隐,园花无赖恣红酣。
要将云淡风轻句,参请宗门老晦庵。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溪边小亭享受春日时光的闲适心情,同时透露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开头两句"难道我不想回家吗?只是蜀道太难走了,所以特意来溪边放松休息",用反问句道出无法归乡的无奈,转而选择在自然中寻找慰藉。这里"蜀道难"既是实指路途艰险,也暗喻人生困境。

中间四句描写闲适生活:每天写新诗就像完成功课,不知不觉太阳已高升;安静独处时仿佛能感受到古代圣贤的风范。窗外的竹子静静陪伴着隐居的人,园中花朵则肆意绽放着艳丽的红色。这里用"素隐"与"红酣"的对比,展现了宁静与热烈的和谐共存。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要把这种"云淡风轻"的闲适心境,拿去请教德高望重的晦庵先生(可能指理学家朱熹)。这既是对闲适生活的肯定,也表达了对更高人生境界的追求。

全诗通过日常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烦恼、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安宁的生活态度。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淡远,把深刻的哲理融入对春日景物的细腻观察中,读来令人感到平和舒畅。

高斯得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阅,分修光、宁二帝纪。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为外官。淳祐六年复以论史嵩之事被排出外。历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为宰相丁大全之党诬劾,夺职降官,大全罢,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为宰相留梦炎乘间罢去。有《诗肤说》、《耻堂文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