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夷仲欲赴蓝田丞而郓帅移雍姻家或当避读夷仲诗为和第二篇此次退之山石韵者

秋虫不量翅股微,几欲唐突鹓鸾飞。
高梧嘶风食沆瀣,何似死鼠鸱鸢肥。
颜家事业更清绝,耆旧去眼知音稀。
贤哉鼻祖井故在,执瓢便足忘君饥。
一官晚悔登龙断,经岁不出关荆扉。
蓝田之山石韫玉,白虹千丈晴霏霏。
退之壁志见彷佛,二松阅世应百围。
丞聋未换渠莫恶,郴江仙伯容抠衣。
侧闻亲嫌又龃龉,漫恐髀肉摩鞍鞿。
戏人造物亦薄相,咄咄此士将安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颜夷仲在仕途选择中的矛盾心理,同时暗含对官场现实的讽刺。

开头用"秋虫"比喻卑微的小官(颜夷仲),"鹓鸾"象征高位权贵,说小人物硬要往高处挤就像秋虫想挑战凤凰,既幽默又点出官场等级森严。接着用梧桐树上的蝉(清高)和吃死老鼠的猫头鹰(庸俗)对比,暗示颜夷仲原本清高的品格与官场腐化氛围格格不入。

中间部分通过颜家祖辈的清廉传统("执瓢忘饥"的典故),反衬主人公现在为官职后悔的矛盾。蓝田山产美玉的描写,既指实际任职地,也隐喻颜夷仲的才华。借用韩愈(退之)写山石的典故,暗示主人公该像山石一样保持本色。

最后用"丞聋"(装聋作哑的官场生存术)和"郴江仙伯"(理想中的清流官员)形成强烈反差,揭露官场潜规则。结尾"戏人造物"的感叹,道出命运弄人的无奈,那个问句"将安归"(该何去何从),既是颜夷仲的困惑,也是所有面临选择的读书人的共同困境。

全诗妙在把严肃的仕途抉择写得趣味横生,用虫子、老鼠、猫头鹰这些接地气的形象说透了官场现实,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体会到古代知识分子的两难处境。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