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观宝穑可望登秋回忆望云慰悚并集言之不足更成是篇
夏至过无雨,旱太甚常年。
劳苦实乏术,用敢呼吁天。
甘霖乃大霈,自近达远阡。
屈指两月内,景槩又异前。
虞潦冀再𩆩,情怀屡变迁。
行时驾启跸,乃历观大田。
早种已吐穗,迟种亦蔚然。
百分中之一,下隰实涝焉。
亦复为之惜,寻思安得全。
设旱再五日,赤地千里绵。
此惧可回思,此慰益勉旃。
劳苦实乏术,用敢呼吁天。
甘霖乃大霈,自近达远阡。
屈指两月内,景槩又异前。
虞潦冀再𩆩,情怀屡变迁。
行时驾启跸,乃历观大田。
早种已吐穗,迟种亦蔚然。
百分中之一,下隰实涝焉。
亦复为之惜,寻思安得全。
设旱再五日,赤地千里绵。
此惧可回思,此慰益勉旃。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皇帝关心农业收成的故事,用大白话来分析就是:
开头说夏天一直不下雨,旱情比往年严重。皇帝很发愁,觉得自己没啥好办法,只能求老天帮忙。后来终于下了场大雨,雨水从近处田地下到远处田地。
过了俩月,情况又变了——这会儿又担心雨水太多会涝。皇帝出门视察农田时发现:早种的稻子已经抽穗,晚种的也长得挺茂盛。虽然低洼地有百分之一被淹了有点可惜,但想想哪能十全十美呢?
最让人后怕的是:要是当初那场雨晚来五天,可能千里土地都旱成荒漠了。想到这个,皇帝既觉得庆幸,又提醒自己要继续努力。
全诗亮点在于:
1. 像日记一样真实记录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2. 皇帝不摆架子,会为庄稼发愁也会自我反省
3. 用对比手法(旱灾恐惧vs雨后欣慰)突出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4. "百分之一被淹"这种具体数字让担忧显得很实在
本质上是通过天气变化,展现古代统治者"靠天吃饭"的焦虑和对百姓温饱的真切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