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七月云卿丈七十生辰子函兄弟书来徵文会余自瑞士调日本便乞归省十月到京追赋一诗以献(壬戌)

沧海归来及小春,一樽重对丈人真。
白华闻补笙诗逸,玉树翻看綵舞新。
抗啸苏门知未歇,陪游赤壁怅无因。
征帆更欲淩清浅,应有天骄话凤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庆祝长辈云卿七十岁生日而写的,充满温情和人生感慨。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1. 归乡祝寿的温馨
前两句写作者从海外(瑞士、日本)赶回北京,正好赶上初冬时节(小春指农历十月),带着美酒为长辈庆生。"丈人真"三字既指长辈精神矍铄,也暗含"真率会"典故,展现忘年之交的真诚。

2. 孝亲之乐的描写
三四句用《诗经》中《白华》篇的典故,说晚辈们像古代孝子一样用歌舞为长辈祝寿。"玉树"既指优秀子弟,也暗喻生日宴会上衣冠楚楚的景象,古今孝道传统在此延续。

3. 人生境界的共鸣
五六句通过两个历史典故,将寿星比作魏晋名士孙登(苏门山长啸者)和苏轼(赤壁游者),既赞美长辈清高旷达的品格,也流露自己不能常伴左右的遗憾。

4. 家国情怀的升华
最后两句突然转向宏大视角:诗人说自己还将远行(征帆),但相信在中原大地上(天骄指北方,这里代指中国),人们会传颂这位长者的美德(凤麟比喻杰出人物),把个人祝寿升华为对文化传承的期许。

全诗巧妙融合了家庭温情(祝寿)、个人经历(海外归来)、历史典故和文化传承,用"小春""玉树"等清新意象冲淡了典故的沉重感,最后以开阔的意境收尾,既有传统祝寿诗的礼仪感,又充满现代人的人生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