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祥寺题壁 其二

生涯老矣为谁容,岁晏离居事事慵。
竹火佐厨分佛供,山云留榻怯晨钟。
侵寻旅况年光似,咫尺乡关雾霭封。
野性已拚林卧隐,题诗休倩碧纱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晚年生活孤独、渴望归乡的老人的心境。让我们逐句解析:

1. 生涯老矣为谁容,岁晏离居事事慵。
- 意思是:我已经老了,生活似乎变得不再被人重视;到了年末,孤独一人,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年老后的孤独感和生活中的无力感。

2. 竹火佐厨分佛供,山云留榻怯晨钟。
- 意思是:在家里用竹子做的火炉做饭,分了一部分给寺庙的佛供;山间的云雾使得床榻显得很空旷,仿佛晨钟声都充满了畏惧。
- 这里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做饭用的工具、佛供等,来暗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适应以及对自然的依赖。同时,“山云留榻”和“怯晨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中带有的一丝孤寂的敏感。

3. 侵寻旅况年光似,咫尺乡关雾霭封。
- 意思是:一年的时间似乎在旅途中慢慢流逝,离家乡那么近,却仿佛被雾气阻隔,难以接近。
- 这两句话展示了诗人对日渐临近的家乡却难以到达的无奈,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4. 野性已拚林卧隐,题诗休倩碧纱笼。
- 意思是:我的本性已经准备好了,愿意隐居在山林中;写诗也不要像以前那样用碧纱遮掩。
- 这两句话表明诗人愿意回归自然,过一种简单而自由的生活。末句“休倩碧纱笼”是对过去束缚生活的一种反叛,暗示诗人要摆脱限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年老后的孤独、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想要摆脱束缚,过简朴生活的愿望。诗中的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