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挺拔的梧桐树在庭院中的景象,用简单却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之美。
前两句"亭亭椅桐,郁兹庭圃"直接点明主题:一棵高大笔直的梧桐树("椅桐"是梧桐的别称)茂盛地生长在庭院里。"亭亭"二字特别形象,让人仿佛看到树木高耸的姿态。
后两句"翠微疏风,绿柯荫宇"则进一步描写细节:微风吹过时,青翠的树叶轻轻摇曳("翠微疏风");浓密的绿色枝条("绿柯")投下荫凉,遮盖着房屋("荫宇")。这里通过"疏"和"荫"两个动词,让静止的画面突然生动起来。
全诗短短十六个字,却包含了视觉(翠绿的颜色)、触觉(微风的吹拂)和空间感(树荫遮盖房屋),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水墨画。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梧桐树的赞美,自然流露出对庭院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