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此夕千古有,平生志多慨。
万物无常盈,智者见未逮。
昔闻乾嘉际,茂畅皇风最。
治法各精能,余巧及器械。
世平衣食充,俗整奇邪退。
九重敦旧典,数举南巡旆。
朝野同欢娱,遭逢圣祖再。
盛年非不长,适已后其会。
输租困履亩,游食增几辈。
华风纵侈心,番物助妖熊。
罗纨窭人衣,珠翠寒女佩。
豪家荡箧笥,单户务赊贷。
繁华日以加,生理固早隘。
上农膏腴地,稍稍弃锄耒。
江湖盗贼踪,时时及阛阓。
里闾欢节序,父老感时代。
吾行宙合间,落拓与时背。
饥寒得离别,奔走寡沾溉。
小笔聊送穷,邻估未偿债。
虚檐出浩歌,孤烛忧心对。
岁运默推移,持姤必以夬。
官方习修谨,圣政宽宽大。
文书检乱丝,老吏颇能耐。
英贤尚割断,扶济有规诲。
徒言抚黎元,何以酬鼎鼐。
清时少年痛,此事前人戒。
本无来日计,安取狂言快。
惟当守朴直,益自谢倾兑。
文采世土苴,冰檗古节概。
夜阑复题诗,爆竹一城碎。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除夕夜为背景,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社会状况,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

1. 诗歌结构: * 前半部分:回忆过去(乾嘉时期)的繁荣景象,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皇帝勤政爱民,朝野上下和谐欢乐。 * 后半部分:描写当下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拉大,奢侈之风盛行,农民放弃耕种,盗贼横行,社会秩序混乱。诗人自身也处境艰难,饥寒交迫,负债累累。

2. 诗歌主题: * 对过去的怀念:诗人通过对乾嘉盛世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含了对当下社会的不满。 * 对现实的批判:诗人尖锐地指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如贫富分化、奢侈浪费、农业荒废、治安混乱等,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 对自身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生活困顿,但仍然坚守节操,不愿随波逐流。

3. 诗歌的艺术特色: * 对比手法:诗人通过过去和现在的对比,突出了社会的变化,增强了批判的力度。 * 细节描写:诗人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如“罗纨窭人衣,珠翠寒女佩”等,生动地展现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 直抒胸臆: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吾行宙合间,落拓与时背”等,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4. 诗歌的现实意义: 这首诗虽然写于古代,但其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要警惕贫富差距、奢侈浪费等问题,要关注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 总结: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忧患意识的诗,诗人通过对除夕夜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歌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