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示子聿
福莫大于不材之木,祸莫惨于自跃之金。
鹤生于野兮何有于轩,桐爨则已兮岂慕为琴。
古今共戒玉自献,卷舒要似云无心。
庐室但取蔽风雨,衣食过足岂所钦。
我今馀年忽八十,归耕幸得安山林。
逢人虽叹种种发,入塾尚忆青青衿。
吾儿殆可守孤学,相与竭力穷幽深。
鹤生于野兮何有于轩,桐爨则已兮岂慕为琴。
古今共戒玉自献,卷舒要似云无心。
庐室但取蔽风雨,衣食过足岂所钦。
我今馀年忽八十,归耕幸得安山林。
逢人虽叹种种发,入塾尚忆青青衿。
吾儿殆可守孤学,相与竭力穷幽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陆游写给儿子子聿的人生劝诫,用大白话讲就是教儿子如何活得通透自在。全诗核心就三点:
1. 别当显眼包
用"不成材的树活得最久""爱蹦跶的金属死得快"打比方,说野鹤不需要金笼子,烧火的桐木何必非要当古琴。意思是:别总想着出风头,像天上云朵一样自在舒展最好。这其实在暗讽当时官场那些削尖脑袋往上爬的人。
2. 生活够用就行
房子能挡风雨就好,吃饱穿暖就别贪更多。这是陆游八十岁悟出的道理——他晚年隐居山林,虽然头发花白了,还常想起自己年少读书的模样。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现在看也很治愈。
3. 做学问要沉得下心
最后夸儿子能静心钻研学问,鼓励他继续深耕。就像现在家长对孩子说"别浮躁,把专业学精"一样,陆游认为真本事来自耐得住寂寞的研究。
全诗妙在全是生活化比喻:拿树木、金属、野鹤说事,连烧火棍和古琴都能拿来教育孩子。没有大道理轰炸,就像老父亲边喝茶边唠家常,但每句都是掏心窝子的人生经验。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八十岁老头眼巴巴望着儿子做学问的画面,隔着千年都能感受到那份殷切。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