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深山古寺的幽静秋景,充满禅意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寺庙的位置和环境:寺庙像挂在青翠的山腰上,周围藤萝缠绕,山路曲折幽深。这里用"翠微"形容山色青翠,"薜萝"指藤蔓植物,营造出深山古林的氛围。
中间四句通过声音和光影的对比,突出寺庙的宁静:远处山谷传来寒风穿过树林的声响,寺门在夕阳中紧闭。诵经声和木鱼声交织,寂静的山林与僧人禅修的心境相互映照。这里"寒籁"指自然界的风声,"空门"代指佛寺,"梵呗"是诵经声。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千万棵树木染上浓重的秋色,一阵风吹过,突然传来一声猿啼。这个突然的猿声打破了寂静,却让整个画面更显空灵。诗人用"万樾"形容树木之多,"森"字传神地表现出秋色的浓重。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通过声音(风声、诵经声、猿啼)和色彩(青翠的山色、深秋的树林)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深山古寺的静谧与禅意。最妙的是最后突然出现的猿啼,就像画龙点睛,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