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园时男女互动的生动画面,充满青春气息和微妙情愫。
前四句像特写镜头:满园春花与少女们的容颜相互映衬,少年们争相折花攀枝献殷勤。少女们穿着显腰身的窄衣,发髻上插着精巧的长钗——这些细节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一群精心打扮的少女在春游。
后四句转入黄昏时分的场景:洛桥边点起烛火,城门即将关闭(说明天色已晚)。最有趣的是结尾两句的心理描写:侍女们(中人)似乎还在期待着什么,而尊贵的客人们(上客)却犹豫着该不该上前道别。这种欲言又止的氛围,把年轻人春游结束后依依不舍又不好意思明说的青涩心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全诗妙在三点:
1. 用"春花竞玉颜"的比喻,把少女们写得比花还娇艳
2. "细腰""长钗"的细节充满生活气息,像现在的街拍
3. 结尾的暧昧氛围特别真实,就像现代聚会散场时,有人想搭讪又不敢开口的样子
这种写实又含蓄的表现手法,让两千年前的春日约会场景至今读来仍鲜活有趣。
庾肩吾
庾肩吾(487-551),字子慎,一作慎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人。世居江陵。初为晋安王国常侍,同刘孝威、徐摛诸人号称“高斋学士”。简文即位,进度支尚书,有集十卷。历仕太子中庶子、进度支尚书、江州剌史等职,封武康县侯。工诗,其诗雕琢辞采,讲究声律。胡应麟称其诗“风神秀相,洞合唐规”。《书品》为其重要的书法论著,文中挑选了以东汉张芝居首的草、隶书家共128人,按品位分高、中、低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三级。此书的特点在于不是就每件作品加以品评,而是就每一级集中综合品评,区分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