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贞靖祠堂双白松卷子题后

昔有轩辕松,皓质如傅粉。
雨实裹霜□,数干合一本。
其下穴甘液,有若禾在囷。
以兹赉嘉名,谓为藐姑坋。
磅磄与柜格,当此俱自损。
何期数千年,贞靖发孤愤。
峨峨尚书郎,秉直如郅恽。
杀贼志不诎,绝食遂甘殒。
首阳与华池,两两接车轸。
居人表忠节,祠庙日惟谨。
阶隙树佳草,所以护栏楯。
何者作荫樾,蓬苁蔽前阪。
惟时太史园,五粒方兆朕。
移将未拱把,纤若织篱槿。
俯仰甫数载,枳句渐囷蠢。
迄今阅二纪,郁作云盖偃。
风雨自崔错,鳞介亦蜿蝘。
青鸾并黄鹄,一一互相引。
浏莅卉歙间,号唳俨叩牝。
斯非徂徕山,亦异石门畛。
莲城种俱遥,衡岳望斯尽。
几见灌河植,谁则荷土畚。
得毋有神物,呵之使安稳。
前贤布徽烈,所赖继衮衮。
雎鸠得遗式,百度见绳准。
图画及咏歌,务在令不泯。
况当苍虬枝,白者等芝菌。
何易双双列,裛叶类茂苑。
贞心不可回,劲节不可挽。
藉此霜庭柯,可以告久远。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祠堂前的两棵白松,歌颂了一位名叫贞靖的忠臣气节,同时借松树的坚韧象征精神传承的力量。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开篇用神话中的轩辕松作引子(传说黄帝亲手种的松树),描写这两棵白松像傅了粉一样洁白,枝干盘结如粮仓般丰茂,用神话意象为后文铺垫。

2. 中间核心部分讲述贞靖的故事:他作为尚书郎(高级官员)秉直敢言,面对贼寇宁死不屈,最终绝食殉国。当地百姓为纪念他建祠立庙,特意栽种松树守护。诗人用20年时间观察这两棵松树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描写它们枝干如龙鳞、引来神鸟栖息,暗喻忠魂不灭。

3. 最后升华主题:松树的白皮如同灵芝般珍贵,双松并立如同忠臣坚定的气节。诗人强调这种精神需要通过绘画、诗歌代代相传,就像经霜的松树永远挺立,让后人永远铭记忠义精神。

艺术特色:
- 用松树生长过程比喻精神传承,从"纤若织篱槿"的幼苗到"郁作云盖偃"的巨树,形象生动
- 神话(轩辕松、青鸾黄鹄)与现实(忠臣事迹)交织,增强感染力
- "贞心不可回,劲节不可挽"等句用松树的物理特性双关精神品格

全诗通过"树-人-精神"三重意象的叠加,告诉读者:真正的纪念不是修建祠堂,而是让刚直不阿的精神像松树一样生生不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