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州道中

山腰薄雪眩朝暾,未放阳和入烧痕。
一片长安世情月,梨花院落几黄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旅途中的景象,充满细腻的情感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写景:清晨的山腰上,薄雪在阳光下闪烁刺眼("眩朝暾"),但冬天的寒意还未退去,被野火烧过的土地依然没有春意("未放阳和入烧痕")。这里用"眩"字生动地表现了雪光刺眼的感觉,而"烧痕"暗示着这片土地曾经历过苦难。

后两句转入抒情:诗人望着同一轮明月("长安世情月"),想到这月亮也照耀着远方的长安城,不禁感慨人世间的冷暖变迁。最后用"梨花院落几黄昏"的意象,含蓄地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梨花院落可能是诗人记忆中某个充满温情的地方,"几黄昏"暗示这样的美好已经消逝了很多次。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薄雪眩目"和"火烧痕"的对比,暗示人生既有耀眼时刻也有伤痛记忆
2. 通过月亮这个媒介,把眼前景和远方情联系起来
3. 结尾的梨花意象不直接说思念,却让人更能感受到那种淡淡的惆怅

诗人没有直接说想家或伤感,但通过雪、月、梨花这些意象的组合,让读者自然体会到旅途中的孤寂和对往事的怀念。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