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帝出巡的盛大场景,充满威严与仪式感。
开头写宫门打开,烟雾散开,一群儒生官员整齐站立,恭敬地等待皇帝出现。"儒冠罗立"四个字生动表现出官员们穿戴整齐、排列有序的样子。
中间四句用一系列细节描写皇家仪仗:清脆的鞭声在宽阔的宫殿中回荡,朝阳照在宫殿檐角,翠绿华盖高高飘扬。皇帝骑着装饰华丽的御马,周围是身穿锦衣、腰佩宝剑的护卫,形成严密的保护圈。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皇家出巡的庄重氛围。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诗人自己暂时在值班房休息,托着下巴坐着,远远听着皇帝回宫的乐声。"支颐坐"这个动作显得很生活化,与前面宏大的场面形成对比,让整首诗在庄严中透出一丝闲适。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了一段纪录片,先是大场面,再聚焦细节,最后来个特写镜头。既展现了皇家威仪,又流露出诗人作为旁观者的悠然心态,让读者在感受盛大场面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一丝人间烟火气。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