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峡川杨司征

我爱关西好孙子,紫微山水足遨游。
千家树色双峰晓,万壑钟声六寺秋。
渔唱樵歌通槜李,龙光剑气属扬州。
老夫尽有登临兴,载酒能来倚暮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关西地区美景和人文风情的热爱与向往。通过具体的景物和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存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怀古伤今的情感。

首先,“我爱关西好孙子,紫微山水足遨游”两句,诗人直接表达了对关西地区的喜爱之情。这里的“紫微山水”指的是关西地区的优美自然风光,比如山水、树木等。“足遨游”则说明诗人十分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漫步游览。

接下来,“千家树色双峰晓,万壑钟声六寺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景象。清晨时分,千家万户门前的树木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有生机,双峰之间晨雾缭绕,显得神秘而美丽。而万壑之间,寺庙的钟声传来,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气息。

再者,“渔唱樵歌通槜李,龙光剑气属扬州”,这两句运用了南宋时期的地名:“槜李”和“扬州”。诗人用这些地名暗示了关西地区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渔夫、樵夫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与龙光剑气(象征英雄气概)相呼应,使得画面充满了生动的气息和历史韵味。

最后,“老夫尽有登临兴,载酒能来倚暮楼”,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晚年仍有登高临远的情怀。诗人虽然年纪已长,但仍然有游山玩水的兴致,并愿意带着酒来到傍晚时分的楼上,享受这难得的宁静与美好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关西地区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致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年老不减游兴的情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