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隐居山林的文人收到朋友邀请出山,但他婉拒后回到山居的闲适生活。全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开头两句"卖药有时至,自知来往疏"说作者偶尔会下山卖药,但平时很少与人来往。这里用"卖药"暗示他过着清贫但自给自足的生活。
中间四句描写他匆忙辞别朋友的酒宴("遽辞池上酌"),带着朋友从山中寄来的书信("新得山中书"),离开繁华的官署("芙蓉府"指华丽官署),坐着简陋的牛车("觳𧥆车"是粗陋的车)回到山里。这一连串动作生动展现了他对山居生活的迫不及待。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虽然感谢朋友的招揽("猥蒙招隐作"),但他觉得自己的茅屋不比官邸差("岂愧班生庐",班生指做官的人)。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他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发自内心的从容自在。作者不直接说隐居多好,而是通过"匆匆辞别酒宴""急着坐破车回家"这些细节,让我们感受到山居生活对他的吸引力。这种用具体生活场景表达人生选择的方式,既亲切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