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杯波动金莲侧,剪烬灯飘宝蜡残。

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个精致而略带寂寥的夜晚场景。

前一句"行杯波动金莲侧"写的是饮酒场景:酒杯在手中轻轻晃动,酒液泛起波纹,倒映着旁边金色莲花装饰的灯盏。这里用"金莲"代指华美的灯饰,暗示这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夜晚聚会,但"行杯"的晃动又透露出饮酒者心绪不宁。

后一句"剪烬灯飘宝蜡残"转向夜深景象:有人剪去烛芯上的灰烬,灯火飘摇,名贵的蜡烛即将燃尽。这个细节既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欢宴将散,富贵生活终有尽时。

全诗仅14个字,却通过"酒杯波纹"和"烛火将灭"两个特写镜头,巧妙构建出"盛宴终散"的意境。最妙的是始终没有直接写人,但读者能感受到那个剪烛芯的人,以及晃动酒杯者淡淡的愁绪。这种以物写情的手法,让简单的场景充满了含蓄的美感。

吴沆

(1116—1172)抚州崇仁人,字德远,号无莫居士。博学通经史。高宗绍兴十六年与弟吴澥各献所著书于朝,以误抵庙讳罢归。隐居环溪,人称环溪先生。及卒,门人私谥文通先生。有《通言》、《易璇玑》、《环溪集》、《环溪诗话》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