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被调回京城时写下的感慨之作,充满了对皇恩的感激和人生际遇的复杂心情。
前两句写自己一年来坐着官车走遍十座城池,边疆少数民族的妇女们都在马前迎接。这里既表现了作者勤勉工作的状态,也暗示了边疆地区的风土人情。
中间四句是重点:作者说自己作为外放的官员,没想到能获得皇帝特使这样的重任,现在又要回京担任四五品的重要官职。他觉得无论是皇帝的恩宠还是责罚都是圣明的安排,虽然要冒着风雪严寒赶路回京,但内心充满感恩。
最后两句特别动人:作者对着边疆的月亮表达感恩之情时,月光照见他官服上未干的泪痕。这个画面既表现了忠君之情,又透露出年华老去的伤感,非常打动人。
整首诗把官员对朝廷的忠诚、对仕途起伏的感慨、以及岁月流逝的惆怅都融合在一起,用边疆月夜这个典型场景来抒发,既有气魄又不失细腻。特别是"老泪倾"这个细节,让高高在上的官员形象变得非常真实可感。
林则徐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