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亭

十里山光绀碧围,瘴烟收尽溢春晖。
黄紬睡美闻卫唱,白羽风高入指挥。
楼角片云随雁去,谿头骤雨送龙归。
君王若问安边策,苜蓿漫山战马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春日风光与军旅生活的画卷,充满豪迈与从容的气息。

前四句写景:十里青山被深青碧绿的自然风光环绕,边境的瘴气消散后,春日的阳光格外明媚。这里"黄紬睡美"指将士们盖着黄色丝绸被安然入睡,却被军营的号角声唤醒;"白羽风高"则生动刻画了将领手持羽扇、迎风指挥的英姿。通过"睡美"与"号角"、"羽扇"与"疾风"的对比,既表现了军旅生活的紧张,又透露出从容的气度。

后四句由景入情:楼角飘过的云朵随着大雁远去,溪边突如其来的暴雨仿佛在恭送神龙归去。这两句用云雨雁龙的意象,暗喻边境局势的变化莫测。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若君王询问守边良策,答案就在那漫山遍野的苜蓿和膘肥体壮的战马中——诗人用战马饱食的日常画面,巧妙道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边防智慧。

全诗最妙处在于将严肃的军事主题融入明媚春景,用"羽扇指挥""战马肥"等形象替代直白的军事议论,既展现了文人将领的儒雅风范,又暗含对国防建设的务实思考。特别是结尾两句,不说空泛的大道理,而是用具体可感的苜蓿和战马,传递出"强兵先富民"的深刻见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