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洞霄山登楼远眺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愉悦。
开头两句"暝色秀林霏,危楼挹翠微"写傍晚时分,暮色笼罩着秀美的山林,诗人站在高楼上,仿佛能触摸到青翠的山色。这里用"挹"这个动作,把静态的景色写得生动起来,好像翠绿的山色是可以捧在手中的美酒。
中间四句表达了诗人登楼后的心境变化。"静中知必寿"是说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自然能体会到长寿的奥秘;"乐矣自忘归"则直白地表达了快乐到忘记回家的心情。"道话清堪对"指与志同道合者清谈的惬意,"尘襟净欲飞"形容尘世的烦恼都被洗净,整个人轻盈得快要飞起来。
最后两句"金丹在何许,我欲扣玄机"是点睛之笔。诗人虽然享受着当下的快乐,但仍不满足,想要探寻更深奥的人生真谛。"金丹"在这里象征终极真理,而"扣玄机"则是想解开生命奥秘的意思。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先勾勒景色,再渲染心情,最后引发哲思。诗人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把一次普通的登山经历写得充满仙气和哲理,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远离喧嚣、心灵净化的美好体验。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山水间获得的纯粹快乐,以及对生命真谛的不懈追寻。
魏克愚
(1219—1269)邛州蒲江人,字明己,号靖斋。魏了翁子。理宗宝祐中知徽州,为政知先务,民安其化。景定三年,以两浙转运副使除太府少卿,兼知临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