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头陀岩百宝台寿峰塔清水庵诸胜自江口山归得诗五章 其一

巨松支版阁,贮阁但惟碧。
碧紧日不到,午气如露夕。
惨影动佛容,疑醒古僧魄。
破厓一线泉,荒云袅千尺。
地深无世烟,鹤巢在天脊。
隔掌洞府幽,待吾寸心辟。
坐数瑶华枝,玉尘冻吟帻。
愿为木客佣,循苔扫麋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深远的山林寺庙景象,充满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远离人间烟火的仙境:

开头四句写松树支撑着简陋的楼阁,阁中只存放着青翠的景色。阳光被浓密的树荫遮挡,正午却像黄昏般清凉。这里用"碧紧"形容树荫浓密,连阳光都透不进来,营造出幽深的氛围。

中间六句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佛像在树影中若隐若现,仿佛古僧的灵魂苏醒;悬崖缝隙渗出的泉水与飘荡的云雾相映成趣;鹤在仿佛与天相接的高处筑巢。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与世隔绝的修行圣地。

最后六句表达诗人的感悟:这幽深的洞天福地,正等待有缘人来开启。诗人坐在此地,数着如玉般的花枝,任凭寒露打湿头巾。他甘愿做山林的仆人,清扫苔藓上的鹿迹,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松荫、佛影、泉水、云雾、鹤巢"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出一个纯净空灵的世界。诗人用"愿为木客佣"的比喻,生动表达了对这种超然生活的渴望,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自在。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