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沈刑部的官员在京城的日常生活,同时融入了诗人对他的欣赏和思念。
开头两句"人多骢马客,君惬白云司"用对比手法:京城里骑骏马的达官贵人很多,但沈刑部却安于在刑部(白云司)这样清冷的部门工作。这里"白云司"既指刑部,又暗示他淡泊名利的品格。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沈刑部的工作生活:在刑部衙门(棘署)处理完公务后,悠闲地欣赏雪中梅花;因为生活闲适,腰带都显得宽松了;骑着马缓缓而行,马蹄扬起的尘土仿佛也变重了。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他不紧不慢、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颇忆洞庭否,烟波十二时"笔锋一转,用问句表达思念:你还记得洞庭湖吗?那里的烟波美景从早到晚都令人陶醉。这里既可能是真的询问,也暗含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对比、细节描写和巧妙设问,塑造了一位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官员形象,同时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却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之美。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