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景贶栽桧

汝阴多老桧,处处屯苍云。
地连丹砂井,物化青牛君。
时有再生枝(颍之灵坛观,亦有再生桧。),还作左纽纹。
王孙有古意,书室延清芬。
应怜四孺子,不堕凡木群。
体备松柏姿,气含芝朮薰。
初扶鹤立骨,未出龙缠筋。
巢根白蚁乱,网叶秋虫纷。
乃知蔽芾初,甚要封殖勤。
他年皮三寸,狐鼠了不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表达了他对赵景贶栽种桧树的赞美之情。我们来逐一解析诗中的意象和含义。

1. 首句“汝阴多老桧,处处屯苍云”:汝阴这个地方有许多古老的桧树,桧树的树冠就像苍云一样广布,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

2. “地连丹砂井,物化青牛君”:这里的地下连着丹砂井,而丹砂井又和青牛联系在一起。这里可能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典故,青牛是老子的坐骑,这里是指桧树生长的地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

3. “时有再生枝(颍之灵坛观,亦有再生桧)”:桧树的枝条有时会再生,这在颍州的灵坛观也有一棵再生桧。这是一种自然界的奇妙现象,也隐含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4. “还作左纽纹”:新生的枝条形成了美丽的左旋花纹,这种自然形态的变化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5. “王孙有古意,书室延清芬”:这里的王孙指赵景贶,他种植的桧树不仅形态古朴,而且在书房里散发出清新的香气,给人一种宁静和高雅的感觉。

6. “应怜四孺子,不堕凡木群”:桧树的枝条被比作四个小少年,这种比喻使桧树更加生动亲切。诗人认为这些小枝条不会被普通的树木所遮蔽,它们清新脱俗,独树一帜。

7. “体备松柏姿,气含芝朮薰”:桧树不仅形态像松柏一样高大挺拔,连它的香气也像芝朮一样清新芬芳,给人一种清雅的感觉。

8. “初扶鹤立骨,未出龙缠筋”:新生的桧树刚开始显得挺拔,像鹤一样站立,但还没有完全展现出如同龙缠绕般的姿态和力量感。

9. “巢根白蚁乱,网叶秋虫纷”:桧树下白蚁活动频繁,树叶间秋虫乱飞,描绘了一种生动的自然生态画面。

10. “乃知蔽芾初,甚要封殖勤”:从小小的苗开始,桧树的成长需要很多的照料和努力。诗人强调了种植和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11. “他年皮三寸,狐鼠了不闻”:当桧树长到树皮达到三寸厚时,狐狸和老鼠都无法对它造成威胁。这表达了桧树强大的生命力和健康的成长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桧树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顽强,同时也寄寓了对朋友赵景贶的赞美和祝福,希望他能够像桧树一样成长得坚韧不拔,充满生机。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