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

空谷无人迹,君看麋鹿游。
自耽丘壑趣,一任网罗求。
择食野苹洁,卜居林草幽。
苏台回首处,往事怅悠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麋鹿在幽静山谷中自由生活的画面,同时暗含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前四句写麋鹿的生活环境:空荡荡的山谷里没有人迹,只有麋鹿在悠闲地漫步。它们沉醉在山林野趣中,完全不在乎人类设下的捕猎网罗。这里用麋鹿比喻那些远离尘嚣、追求自由的人。

五六句具体描写麋鹿的生活:吃着干净的野苹果,住在幽静的树林草丛中。通过"洁"和"幽"两个字,突出了这种生活的纯净美好。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当麋鹿回头望向苏州城的方向时,想起往事不禁感到惆怅。这里暗喻即使选择了隐居生活,也难免会怀念或感慨曾经的世俗经历。

全诗通过麋鹿的形象,表达了两种人生态度的矛盾:一方面是向往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另一方面又难以完全割舍世俗的牵绊。诗人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把这种复杂的人生感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