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闲居 其一
夕阳微茫断桥暮,庵外何人问归路。鸟啼花落春复春,江山风月无闲人。
情闲直觉远山近,云到自然眉宇新。烟萝萧萧满春谷,山前芳草春复绿。
悄风犹急春尚寒,几树绿莺啼不足。啼莺却唤春草醒,如此茅庵怯春冷。
溪桥横绿不度人,溪口桃花卧桥影。花枝并笑云欲然,杖头云破留青天。
好山一步一回顾,千岩万壑今眼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傍晚的闲居景象,充满了宁静与自然的韵味。夕阳西下,断桥笼罩在暮色中,庵外有人询问归路,暗示着一种归隐的生活状态。鸟儿啼叫,花儿凋落,春天周而复始,江山风月无人欣赏,但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超脱的闲适。
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远山、云彩、烟萝、芳草等自然景物融入诗中,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他感觉远山仿佛近在眼前,云彩飘过让眉宇间焕然一新,烟萝在春谷中摇曳,芳草在春风中再次变绿。这些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交融,以及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中还透露出春寒料峭的感觉,悄风急促,绿莺啼叫不停,仿佛在唤醒沉睡的春草。茅庵显得有些冷清,溪桥横卧,桃花倒映在水中,花枝与云彩相映成趣。诗人拄着拐杖,云破处露出青天,他每走一步都忍不住回头欣赏眼前的美景,千岩万壑尽收眼底。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朴实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宁静,以及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