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荣家鹤》。
首句“种莎池馆久淹留”,描述了诗人长久以来停留在种莎池边,似乎是在欣赏周围的景色,也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停留。这里的“淹留”给人一种长时间的停留或者等待的感觉。
第二句“品格堪怜绝比俦”,描述了池中的某种生物(可能是鹤)的品格令人怜爱,它的品格无与伦比。这里的“品格”不仅仅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也可以指代事物的特性或者特点。
第三句和第四句通过描绘鹤在春天和雨天时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它的形象。“春静棋边窥野客”,春天里鹤在棋边静静观察外面的景色,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雨寒廊底梦沧洲”,在寒冷的雨天,鹤在廊下做梦,这里的“沧洲”可能指的是遥远的地方或者梦幻的境地。
第五句和第六句则是对鹤的特性的进一步赞美。“清形已入仙经说”,鹤的清雅形态已经被写入了仙经之中。“冷格曾为古画偷”,鹤的冷漠风格曾经被古代的画家偷偷地模仿或描绘。这两句展现了鹤在文化和艺术中的地位。
最后两句“数啄稻粱无事外,报言鸡雀懒回头”,描述了鹤以稻粱为食,不问世事,鸡和雀都无法让它回头。这里展现了鹤的高傲和自我满足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鹤的特性和环境,展现了鹤的高雅、悠闲、冷漠和自我满足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鹤的赞美和欣赏。语言通俗易懂,读者可以通过简单的词汇和句子理解到诗的精髓和魅力。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