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宫古松歌次敦复韵
张公走马旋风松,如骑鹤背陵仙宫。
青山崩迫白日冷,天惊破碧腾游龙。
抓挐霜雾势嵂屼,劈裂雷雨声笼铜。
太华并根盘后土,扶桑接叶横高穹。
相传已自昧年岁,殷柏周栗将无同。
孤高节目复磊砢,落落宁许秦人封。
计株四十又加四,大荒野阴连郁葱。
樛枝交加影叠见,晴云晓月还玲珑。
苔色常浓殆自古,涛响不息非关风。
千年茯苓此易得,便欲斸之谁吾从。
神诃鬼守语匪幻,心旌摇摇胸杵舂。
再拜肃谢愧自责,干霄岂辱尘埃中。
不见慈恩双老树,马嘶羊触纷西东。
栖栖盘踞不得地,只今枯干无留踪。
松乎托身有如此,能令万古凡松空。
日斜杖策陪公去,烟村已远闻微钟。
青山崩迫白日冷,天惊破碧腾游龙。
抓挐霜雾势嵂屼,劈裂雷雨声笼铜。
太华并根盘后土,扶桑接叶横高穹。
相传已自昧年岁,殷柏周栗将无同。
孤高节目复磊砢,落落宁许秦人封。
计株四十又加四,大荒野阴连郁葱。
樛枝交加影叠见,晴云晓月还玲珑。
苔色常浓殆自古,涛响不息非关风。
千年茯苓此易得,便欲斸之谁吾从。
神诃鬼守语匪幻,心旌摇摇胸杵舂。
再拜肃谢愧自责,干霄岂辱尘埃中。
不见慈恩双老树,马嘶羊触纷西东。
栖栖盘踞不得地,只今枯干无留踪。
松乎托身有如此,能令万古凡松空。
日斜杖策陪公去,烟村已远闻微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松树的雄伟形象,并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坚韧品格的赞美。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开篇用夸张手法描写松树的气势:松树高大挺拔,像旋风一样耸立,仿佛能让人骑着鹤背飞上仙宫。接着用"青山崩迫""天惊破碧"等意象,表现松树如同破空而出的游龙,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中间部分详细刻画松树的特征:树根像华山一样深扎大地,枝叶像扶桑神树般直插云霄。诗人说这棵树年代久远,可能和商周时期的古树同龄。特别提到树皮上厚厚的苔藓和永不停息的松涛声,暗示它历经沧桑却依然生机勃勃。
随后诗人产生联想:想挖取树下的千年茯苓(珍贵药材),但又担心触怒守护松树的神灵。这里用"心旌摇摇胸杵舂"的比喻,生动表现了既向往又敬畏的矛盾心理。
最后通过对比升华主题:诗人联想到慈恩寺那些被牲畜摧残的枯树,反衬出这棵古松因为生长在合适的环境,才能保持长青。结尾处诗人拄杖离去,远处传来钟声,留下悠远余韵。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松树人格化,通过对其外貌、历史、环境的描写,歌颂了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品质。诗人用"能令万古凡松空"这样的句子,点明这棵松树因其独特品格而超越了普通树木,成为令人敬仰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