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月
秋光盈盈秋气肃,河汉无声凉万斛。
何来天镜澹明玉,不照华堂照空谷。
空谷佳人颦翠眉,宝奁斜掩罘罳垂。
当轩畏见光如练,窥户愁看景似规。
似规如练总堪怜,辜负铅华送少年。
几曾燕笑真花下,几曾信誓不星前。
花娇兮易落,星繁兮易沉。
桂树疑初谢,蟾蜍怨复侵。
但见齐纨任捐弃,那将半照宛相寻。
已焉哉!彼明月兮,谁照余之素心。
心不忘君君不知,清辉转映转难持。
俄随凉吹穿帷入,乍逐纤阿挂树飞。
耀瑶台之环佩,烂绮席之履綦。
杳咫尺之如晦,胡千里之可期。
桂香浥露,鹊飞绕枝。
徘徊此夕,数问何其。
掇余光而自照,望旷宇而升迟。
迟亦不常圆,疾亦不常缺。
但悲对凉秋,为辉倍明洁。
月缺不复圆,乃敢与君绝。
何来天镜澹明玉,不照华堂照空谷。
空谷佳人颦翠眉,宝奁斜掩罘罳垂。
当轩畏见光如练,窥户愁看景似规。
似规如练总堪怜,辜负铅华送少年。
几曾燕笑真花下,几曾信誓不星前。
花娇兮易落,星繁兮易沉。
桂树疑初谢,蟾蜍怨复侵。
但见齐纨任捐弃,那将半照宛相寻。
已焉哉!彼明月兮,谁照余之素心。
心不忘君君不知,清辉转映转难持。
俄随凉吹穿帷入,乍逐纤阿挂树飞。
耀瑶台之环佩,烂绮席之履綦。
杳咫尺之如晦,胡千里之可期。
桂香浥露,鹊飞绕枝。
徘徊此夕,数问何其。
掇余光而自照,望旷宇而升迟。
迟亦不常圆,疾亦不常缺。
但悲对凉秋,为辉倍明洁。
月缺不复圆,乃敢与君绝。
现代解析
这首《凉月》以秋夜明月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流动,展现了一位女子孤独惆怅的内心世界。
核心意象:凉月与空谷
诗中反复出现的"凉月"不是温暖圆满的月亮,而是清冷疏离的。它不照繁华厅堂,偏偏照着幽深空谷,暗示主人公被遗忘的处境。"空谷佳人"就像这轮孤月,美丽却无人欣赏,只能皱眉叹息。
情感主线:被辜负的深情
女子在闺房中躲避月光("当轩畏见光如练"),因为月光会让她想起破碎的誓言。她用"花易落、星易沉"比喻美好时光的短暂,用"桂树凋谢、月蟾怨恨"暗示自己被冷落的痛苦。最痛心的是那句"心不忘君君不知"——我依然爱你,你却浑然不觉。
月亮的人格化
诗人把月亮写成有情感的存在:它"穿帷入""挂树飞",用清冷光辉映照着女子的首饰、鞋履,仿佛在陪伴她。但月亮终究阴晴圆缺不可掌控,就像爱情中的变数。女子最后说"月缺不复圆,乃敢与君绝",用月亮的残缺来比喻决绝——除非月亮永远残缺,否则我不会放弃爱你。
艺术手法亮点
1. 矛盾修辞:用"明洁"形容凉秋的月光,突出清冷中的美丽
2. 循环结构:开头"秋光盈盈"与结尾"为辉倍明洁"形成情感闭环
3. 生活化意象:宝奁(梳妆盒)、罘罳(屏风)等物品让孤独感更真实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把常见的秋夜望月场景,转化成了一场无声的内心独白。我们看到的不是直接哭诉,而是通过月光、空谷、落花等意象,感受到那种克制而深刻的思念与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