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囊花二首

鸟语蜂喧蝶亦忙,争传天诏诏花王。
东皇羽卫无供给,探借春风十日粮。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自然画面,讲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春日故事。

第一句"鸟语蜂喧蝶亦忙"像电影开场镜头:鸟儿唱歌、蜜蜂嗡嗡、蝴蝶飞舞,整个大自然都热闹非凡。诗人用三种小动物的动态,瞬间把读者带进生机勃勃的春天。

第二句"争传天诏诏花王"最有趣,把自然现象编成了童话故事——原来小动物们忙忙碌碌,是在传递天帝的圣旨,要封某朵花当"花王"。这里把春天百花争艳的现象,比喻成一场隆重的加冕仪式。

后两句解释原因:天帝的仪仗队(东皇羽卫)没带干粮,要向春风借十天的口粮。这实际是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独特解读——绚烂的花朵就是春风借给世界的粮食,用视觉盛宴滋养着万物。

全诗妙在把普通春景写成宫廷剧,赋予自然现象人格化的想象。诗人用"天诏""花王""羽卫"这些皇家词汇,把春天比作一场盛大庆典,让读者在平凡景物中看到不平凡的诗意。最有趣的是结尾的"借粮"设定,把抽象的美景转化为具体的粮食,让人会心一笑。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